2022年7月2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治肝炎 健康你我”,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愈后良好;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如何预防甲肝和戊肝?
做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吃生食,不饮生水,主动接种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
如何预防乙肝、丙肝和丁肝?
采取安全性行为、保证使用一次性医用用具、确保输血安全、避免共用牙具等个人用品及主动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等措施能有效预防这三种病毒性肝炎的感染。
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戍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怎样的?
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最经济有效的方式,目前已有预防甲、乙和戊型肝炎疫苗。
甲肝疫苗的免疫程序为18月龄接种一针甲肝减毒活疫苗,或18月龄和24月龄各接种一针甲肝灭活疫苗。
按照我国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新生儿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其中第一针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
戊肝疫苗现阶段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接种,接种人群为16周岁以上人群,推荐按为“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三针的接种。
来源:台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