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幽门是胃的一个结构,是胃和十二指肠连接口,食物从这个口进十二指肠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由此可知,这种细菌与胃肠疾病相关,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我们都知道胃酸是作用强大的消化液,但即使如此,幽门螺杆菌仍旧能侵入并生存。怎么回事呢?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
根据学者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能够穿透粘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它能产生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促进机体释放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免疫反应物质等。这些特点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体产生的基本病理变化,即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有什么特点呢?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促进胃酸产生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幽门螺杆菌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更容易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不容易发现。直到出现胃肠不适,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
幽门螺杆菌能抵挡胃酸作用,但它也不是不能彻底消灭,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
日常生活中,面对面交流,饮食等,幽门螺杆菌可以随着唾沫,近距离的传播,往往不经意间,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保持个人卫生和得体的社交礼仪,勤洗手和遮口鼻。如果身边有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有过胃癌的亲属,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有感染及时进行杀菌治疗,这样有望控制病情恶化。
现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极其方便,卡式呼气试验就是最简单的,服药后吹气即可。
其次就是胃镜检查时取小部分组织,培养检验,由于细菌生长缓慢,报告时间较长。
还有就是采集血液,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可以辅助诊断是否感染。
说了那么多,你的胃还好吗?如果有符合上述症状的,一定要去医院消化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