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环市中医院外科团队成功自主完成一例高难度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困难重重,转移淋巴结与颈内静脉粘连紧密,血管分支隐藏于粘连中,幸而有惊无险.....
颈部出现肿块,原因是“肿瘤转移了”
病人王某(化名),半年前因“右侧甲状腺癌”在当地医院行两侧甲状腺全切术,术后一个月患者发现右颈部出现一肿块,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侧甲状腺癌已经转移到右颈部,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合患者病情,上级医院给出两套治疗方案,一是再次手术,行颈部淋巴结大清扫;二是保守治疗,碘131 治疗。
患者选择了碘131 治疗,治疗后半年,去医院复查发现颈部肿块不仅没缩小,周围淋巴结还有增多。因担心病情,王某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淋巴结穿刺,病理结果提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碘131治疗未达到好的效果,转移的癌细胞仍存在,患者只能再次选择手术治疗。
转移淋巴结与颈内静脉紧密黏连成手术难点
经多方打听后,王某毅然选择到市中医院甲状腺专科门诊就诊。在充分了解病情后,外科应健主任将病患收住入院,准备手术治疗。术前B超及颈部增强CT检查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多发肿大,颈动脉三角区转移淋巴结与拇指粗的颈内静脉粘连紧密(颈内静脉是颈部最大的静脉血管),术前预判这区域的淋巴结切除将是这台手术的难点。
术中困难重重,娴熟技艺加团队合作成功克服
在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后,手术于入院后第三天上午九点开始。常规的皮肤切开,及血管神经的分离十分顺利,当分离到颈动脉三角区时,应健主任发现原来疏松的淋巴结组织因“内放疗”与颈内静脉粘连紧密,并且淋巴结成串样,一直延伸到颌下腺后外方,与术前判断一致。他用蚊式血管钳仔细分离,但因为淋巴结与大血管壁基本完全粘合,颈内静脉分支很多是没有规律和固定位置的,需要靠主刀医师仔细分辨,在这种粘连情况下根本无法分辨,随时有可能将血管分破,细如发丝的血管缝合线时刻准备着,普通手术刀、电刀、超声刀轮换使用,当分离到最大肿大淋巴结后方时,因颈内静脉一根较粗血管分支隐藏于粘连的淋巴结中,虽非常仔细分离,因粘连太紧密,轻轻一分离,颈内静脉与分支的分叉处血管还是出现一个破口,血顿时喷涌出来。
应健主任立即从容地用无损伤钳立马夹住破口,止住了喷涌的血流,接下来难题又来了,是结扎血管还是缝合它?结扎就把这大血管废了,会带来一定的后遗症,缝合破口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容易再次出血。应健主任没有一丝犹豫,娴熟地将发丝一样的血管缝线从破口间穿行过,松开血管钳,无出血,一次性缝合成功。花费整整一个半小时终于将此处的淋巴结清扫及血管缝合完毕,接下来的2、3、4、5B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相对来说轻松多了,应健主任和手术团队谨慎操作,精准清扫,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努力,手术成功完成。术后经过淋巴结清扫的颈部血管、神经一根根“赤裸裸”的暴露在手术视野中,均保护良好。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右颈肩部活动正常,没有出现右上肢麻木疼痛等神经损伤的后遗症,术后第六天顺利拆线出院。
据了解,市中医院外科团队近年来开展了多例高难度甲状腺癌根治术。特别是去年,应健主任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学习回来后,将复杂高难度甲状腺癌的“沪式手术方案”带回玉环,同时辅以特色中医药治疗,让甲状腺癌等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相关链接-131碘治疗(有时也称内放疗)
131碘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DTC)已有50年的历史,我国采用131碘治疗甲状腺癌也有50余年的历史。其疗效已被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公认。由于甲状腺癌细胞分化较好,故有吸收和利用131碘的能力,有报道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在去除原发灶和全部甲状腺组织或用TSH(促甲状腺激素)刺激后,其转移灶80%以上有摄取131碘的功能,因此可利用131碘放射出的β射线来破坏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分化好的甲状腺癌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远处转移者,有报道5年死亡率达 75%以上。131碘对分化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有较高的清除作用,且很少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