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饮食宜忌需注意
肝病饮食的基本原则是“高蛋白质”“充足热量”。原因在于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能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促迸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和肝脏功能的恢复,从而使病情得到改善。肝脏疾患时,提供丰富的外源性白蛋白,才能弥补肝组织修复和功能,改善对白蛋白的需要。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低分子化合物。它们既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也不能供给能量,但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肝病患者应严禁饮酒,饮酒后摄入的乙醇80%经胃和小肠吸收,90~98%在肝脏被氧化成乙醛,乙醇和乙醛对肝脏均具有损伤作用,可引起一系列的代谢变化,加剧了肝脏的代谢紊乱,加重了肝细胞病变。肝病病人,尤其是慢性肝病病人应充分注意饮食中的营养平衡,每日必须摄入以下四类食物以帮助肝脏康复。
(1)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的食物,这类食物以营养丰富而见长。
(2)鱼、肉、豆制品等食物,这类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有助于人体血液、肌肉组织的生长。
(3)蔬菜、瓜果、芋类、菌菇类、海带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类食物有助于人体的营养平衡。
(4)米饭、谷类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这类食物可以补充入体热量,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
(1)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的食物,这类食物以营养丰富而见长。
(2)鱼、肉、豆制品等食物,这类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有助于人体血液、肌肉组织的生长。
(3)蔬菜、瓜果、芋类、菌菇类、海带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类食物有助于人体的营养平衡。
(4)米饭、谷类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这类食物可以补充入体热量,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
二、情绪乐观很重要
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身心健康者,得病易康复。这也许就可称之为肝病康复的秘诀。得病是不幸的事,但急是急不好的。相反,情绪上的波动常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不利于肝病恢复。我们认为,肝病病人应该从思想上正确对待,情绪上保持乐观,精神上力排消极因素,动员发挥自身的力量与医护人员一起与疾病作斗争。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肝病,三分治病七分养。在急性期或重型时需更多依靠医护人员,到恢复阶段和慢性病程时,主要就靠自我疗养。疗养指的是生活起居、运动情况、饮食营养和精神调理。在精神调理上,只有身心健康,肝病才容易康复。
快乐的心情胜过十副良药。保持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遇人处事心怀坦荡,保持正常的思想情绪。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人的心理状态对免疫系统影响很大。有的病人病后愁眉不展、痛哭流涕、草木皆兵、日夜难眠,致使肝病长期不愈;有的人因鸡毛蒜皮、蝇头琐事就暴跳如雷,事后又以酒浇愁;结果以昏迷而罢盏;有的人因与别人吵架而诱发肝昏迷 ,最后与世长辞……正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所云:“旷达者长寿,忧伤足以致命”。
三、劳逸结合效果好
一般地说,甲肝和戊肝病人,治愈半年后可以参加剧烈活动。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轻度异常要和急性肝炎病人恢复期一样对待。乙肝病人虽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但不能认为已经痊愈,仍应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不饮酒、不参加剧烈活动,如体育比赛,定期检查肝功能,在随访二年以上无变化者,才可和正常人一样活动。人们常说“三分药、七分养”,休息对于肝炎病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医学实验证明,人体在卧床与站立时肝脏中血流量有明显差别,前者可比后者多40%以上。在肝炎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活动期,减少体力消耗,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是治疗的关键。进入恢复期,休息原则是:动静结合,适当运动。如进行户外散步、日光浴、太极拳等。运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度。病人应每天保持10小时以上的休息,餐后原则上应卧床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只要懂得了科学的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合理膳食,保持良好自然的心态,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