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来说,“食滞”是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胃之腐熟能力;或食量虽不过多,但因胃之功能素弱,而致饮食停滞难化,所表现出的证候。
据了解,食积于胃为主者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味酸腐而臭、反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胃脘胀痛减轻;食滞于肠为主者表现为腹痛肠鸣、泻下粪便恶臭如坏鸡蛋,泻后腹痛减轻。上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均有厌食或闻到、看到食物即感恶心,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食滞”时间久了会损伤脾胃功能,进而扰乱心神,影响睡眠。
家住玉城的王女士就因为自身肠胃功能较弱,但最近又进食了较多的红枣,出现了腹胀的症状。“少量食用红枣可以健脾,但食用过量就会影响脾胃功能。”官最一表示,此类患者在治疗上,最重要的还是饮食上的节制,还可通过药膳或者推拿艾灸等方式改善,情况严重者则需要适当的药物介入。
关于药膳,官最一推荐可用生姜橘皮茶饮来缓解“食滞”症状。橘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止吐、降压等功效,而生姜则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的作用,此茶饮可以起到理气健脾、祛湿化痰、消食化滞的作用。此外,还有生山楂、麦芽茶等,也可以帮助肠胃消化。
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患者,官最一则推荐食用茯苓山药粳米粥。山药性味甘平,具有滋养补益、健脾益气的作用,茯苓则补脾益胃渗湿,与同具健脾养胃作用的粳米一起熬粥,起到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胃阴虚者。
此外,“食滞”患者还可以通过按摩下脘穴、中脘穴、上脘穴来达到和胃健脾、消积化滞的功效。据悉,此三个穴位在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纳呆、呕吐、呃逆、泄泻等消化系统的病症。上脘穴、中脘穴及下脘穴,均出自《针灸甲乙经》,是隶属于任脉的穴位。同时这三个穴位均为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是和胃健脾的三大要穴。
“市民们在家自己按摩的话,这三个穴位就是在肚脐上三个手指到六个手指之间,刺激这三个穴位都可以采用按揉的方式,将食指、中指并拢,用二指的指尖按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即可。”官最一表示,这三个穴位是中医当中治疗胃病、养护胃腑的重要穴位,经常刺激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养胃之效。
如果是儿童“食滞”,官最一则推荐按压四缝穴。四缝穴是经外奇穴,除拇指之外的4个指头的第二关节就是四缝穴的所在位置,可以用大拇指指尖掐揉四缝穴,每穴掐揉2—3分钟,可以消食导滞,祛痰化积。
“如果患者平时脾胃功能就比较弱的话可以长期、定期按摩或者艾灸足三里穴以达到治疗慢性胃炎、强身健体的作用。”官最一推荐。足三里穴取穴的时候要正坐屈膝,于外膝眼直下3寸,距离胫骨前脊一横指处。据了解,人体最多气多血的经络,就是胃经,而足三里穴是胃经上的要穴,刺激足三里,可激发全身气血的运行,调节胃液分泌,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延缓衰老。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市民们就算居家也应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适量运动,如有胃部不适时应该特别注意一些饮食方面的宜忌,以免加重胃的负担。如避免一次性进食大量的肉类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少吃糯米类制品、甜食、含咖啡因的饮料、酸菜、竹笋、巧克力、柑橘、烈酒等。同时,饮食时也要注意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会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
最后,官最一提醒,“食滞”虽然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去注意调理的话,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如果市民已经有了“食滞”的情况,应该要重视起来,好好去调理身体,有必要时应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