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日期:2013年8月14日、8月22日
一、8月份处方总量为30135张,其中检查8月14日处方量1057张,8月22日处方量764张,共检查处方1821张处方,占检查全院处方量的6.04%。其中不合理处方有12张,占检查处方量的0.66%,与上月相比分析,处方不合格率下降了0.28%。主要集中科室及占比详见表格1:
表格1: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和比例
科室 |
不合理处方数 |
占不合理处方比例 |
外科 |
5 |
41.67% |
妇产科 |
3 |
25.00% |
内一 |
1 |
8.33% |
内二 |
1 |
8.33% |
中医内科 |
1 |
8.33% |
皮肤科 |
1 |
8.33% |
合计 |
12 |
100.00% |
二、经过处方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不规范处方1张,占不合格处方比为8.33%,表现为:疾病诊断为健康体检,用药为复合维生素B液。
2、用药不适宜处方11张,占不合格处方比为91.67%,分别表现为:
[1]诊断与用药不符处方2张,如疾病诊断为慢性胃炎、高脂血症、疲劳综合症,用药中有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诊断为糖尿病,用药中有多巴丝肼片、乳果糖口服液、碳酸钙D3片。
[2]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6张,如疾病诊断为痛风,用药为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针。痛风是一种代谢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以尿酸增高为显著标志之一。急性发作时,服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发作间歇期或是慢性期,服用促进排泄尿酸的药物、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而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针是抗菌药;诊断为虫咬伤,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疹,用药中有头孢地秦钠针,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且用的是二线三代头孢菌素类;诊断为手指挫伤、指趾甲下出血、指骨骨折,用药为头孢唑肟钠针,头孢唑肟钠针为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属于抗菌药物遴选不合理;等等。
[3]配伍禁忌处方2张,诊断为妊娠,用药中有益母草软胶囊;另一张诊断为妊娠,用药为米索前列醇片。两药说明书均示孕妇禁用。
⑷用量不适宜处方1张,诊断为蜂蜇伤,手外伤伴感染,用药中有复方维生素针4ml ,0.9%氯化钠针250ml, 每日一次。 复方维生素针说明书示:该药适用于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的病人,维生素A、D、E、K的肠外补充。用时,将本品2ml加入500ml葡萄糖、氯化钠、氨基酸等输液中,在避光条件下静脉滴注用。用量依病情而定。该患者蜂蜇伤,手外伤伴感染,不属于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的病人,且溶媒用量为250ml,和说明书不符。
三、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造成了不合理用药:
1.患者临时要求购买药品,医师在未增加诊断的情况下开具处方,导致诊断与用药不符。
2.某些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学习不够,导致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
3.因药品繁多,医师未严格掌握药品说明书,凭经验开药。
4.药师审方不严格,责任感不强。
5、经济利益驱使。
四、为了减少不合理处方,促进合理用药,采取了以下措施:
1、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开具不合理处方者,发放处方质量检查温罄提示单,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同时将处方检查情况在医院内网上公布。
2、药师发挥监督作用,严把处方质量关,提高处方审核水平,不合理处方及时通知医师予以纠正或上报领导。
3、通知临床医生在开处方时,对于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不清楚的,右键点击该药品,查看该药品的说明书。
4、医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药学知识水平。